主持人🤏🏻👕:唐雯👨🏿🌾、侯體健😋、許蔚
1.《薤露》源流考辨及其音樂文學特點 董方伯
2.唐大詔令《冬至取次日朝賀敕》考證 李博權
3.猶帶齊梁:初唐七古的賦化傾向 李 燊
4.“體製聲色,都如一轍”的背後🏄🏼♂️:永明釋奠會詩的集體書寫及其文學史意義 李易特
5.柳宗元論辯文對先秦諸子的承變——兼論明清柳文批評的變遷
劉雨晴
6.方幹《尚書新創敵樓二首》小考 王 瑞
7.敦煌殘本《眾經別錄》的文獻學研究 吳 皞
8.《遊北山賦》與王績的空間敘寫 謝雅琳
9.論六朝“箴”的文體形態與演變——以《文心雕龍》為例 張與弛
10.論南朝遊寺詩與山水詩程式的相關性 祖晶晶
11.製禮作樂:宋元禪林清規對禪林秩序的構建 陳誌偉
12.《寄黃幾復》新解 池 濂
13.《聖宋名賢四六叢珠》成書考 戴琳琳
14.使者身份與交通書寫:南宋使金詩研究 胡楠芳
15.宋代學官之選與製科之關系及賢良進卷的拓展應用 梁燕妮
16.洪咨夔閑居期間山房遷居考 麥嘉倩
主持人:楊新宇
1.高深🕶:一位重新被打撈的淪陷區時期的青年作家 梁 爽
2.“工作隊下鄉”與“東北敘事”
——重讀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 李博權
3.巴金文學的世界性因素 金 莎
4.“多病的孩子”——從芒克重復的詩句說起 陳芳洲
5.人·家·城的三重書寫🅾️:西西“白發阿娥”系列短篇小說解讀 許慧楠
6.古典賦技、文化挪用與身份探尋🌟🟫:
從熊式一的《王寶川》述說跨文化交流 黃煒星
7.張貴興《猴杯》與《野豬渡河》的黑色感官書寫(線上) 韓旭紅
8.中國與土耳其文學當中文化沖突以及作家選擇的
復雜性——林紓與米塔特為例(線上) 盧夢莎
9.魯迅早期的文明觀及文學觀理念(線上) 李恒順
10.電影與技術社會 楊俊蕾
主持人🤜🏿:金理
1.“另類的左翼”:“現代派”與左翼文壇的互動關系考察(1927-1937) 高世蒙
2.遲子建小說中的城市書寫 劉明真
3.新世紀歷史科幻小說的明朝書寫 張睿穎
4.十個詞匯中的《兄弟》 陳思宇
5.論畢飛宇小說中人物主體性的失落與書寫的困境 陳宇彤
6.論畢飛宇小說的主體建構 張 燊
7.路內小說中的工人及學徒形象 於誌晟
8.周作人的“澀味”與“簡單味” 盧天誠
9.“解決對中國生活的著迷”
——嚴歌苓當代中國題材寫作研究 曹顥儀
10.社會轉型視角下的城市書寫
——新世紀香港文學研究 喬 童
11.《晨報》副刊《每日電影》研究 滕 婷
12.解構與建構:香港文學“故事新編”研究 朱寶傑
13.余華小說對中國女性的書寫研究 宋 曉
14.海外老舍研究(線上) 徐 骎
15.1980 年代先鋒詩歌寫作研究(線上) 權善由
16.香港話劇接受史(線上) 端木佳睿
17.從女性主義角度看母女關系
——以虹影、王安憶為中心(線上) 金姬允
主持人:陶寰、梁銀峰、陳振宇、祝克懿等
1.單調性檢驗與量化範疇研究 陳振宇
2.關於上古漢語指示詞“夫”的語法化問題 梁銀峰
3.漢語方言的定指範疇 盛益民
4.《詩經》修辭實踐對中國人審美觀形成的深刻影響 吳禮權
5.以醫觀易——淺談先天八卦中的三個基本問題 殷寄明
6.語境與漢語句式意義的識解要素 張豫峰
7.語法構式借用中情感義的增損 趙國軍
8.從體裁互文性視域論散文詩的生成路徑 黃鴻輝
9.語篇翻譯的跨空間映射-概念整合闡釋機製
——以傳教士來華遊記漢譯為例 李建新
10.近代漢語比擬助詞“一般”與“般”來源再探 覃正豪
11.基於類比語料庫的科技文本語體特征探析 尉 薇
12.“賓語前置”演變背後的機製 楊 揚
13.概數助詞“所”和“許”的來源探析 楊 鈺
主持人:陳忠敏
1.音類的音征特點與語音演變 陳忠敏
2.漢阿“獲取類”“抖類”手部動詞論元羨於現象的對比研究 白雪兒
3.《語文導報》與中國文化語言學的互文觀照 崔龍昌
4.臺語支*r類聲母演變與內部分類的關系 葛佳琦
5.基於語料庫的上海手語運動事件結構編碼量化分析 虎若楠
6.基於語料庫的上海手語語序計量研究 劉如玥
7.從文學作品翻譯探討漢英句子特點 莫 尼
8.口部動詞的語義特點及構成的句式 彭亞雲
9.中國大陸地區代表城市仿譯手勢中漢語語素的手勢表達計量研究
吳勝美
10.漢泰語四字格句法功能比較
——以余華長篇小說及其泰譯本為例 許樂倫
11.基於語料庫的上海手語名詞短語量化研究 許亞雲
主持人🛄👩🏻🦲:陶寰
1.語言中的量化現象和有關語言的量化理論 馮予力
2.二語習得者對連讀變調的產出實驗研究 李 盺
3.基於學習者語料庫的外語學習者跨語境寫作能力研究 秦文娟
4.意圖和意願 沈 園
5.寫作過程中的變化性可預測二語寫作水平 黃 婷
6.個體路徑和組間趨勢🪱:
以英語為外語的學習者句法復雜度發展的追蹤研究 李慧嫻
7.關於構式語法理論運用於漢語二語習得研究的幾點思考 高順全
8.編者對語料內容的真實性也不做核實 陶 煉
9.《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》字詞比淺析 吳中偉
10.關於漢語句子的幾點思考 張豫峰
11.《發展漢語》和《中文聽說讀寫》中的語用文化項目研究 林戴禮
12.明治時期商務漢語教材文化項目編寫研究
13.隨機性形式聚焦與學習風格相關性研究 周曉天
14.從語言學角度看知識表示問題 畢玉德
15.吳語黎裏方言的聲調分化與聲母的發音對立 史濛輝
16.句子加工的認知神經機製 徐坤宇
主持人:羅劍波
1.關於古代通俗小說的校讀問題 黃 霖
2.“康乾盛世”之我見 吳兆路
3.三大文化生態與中國敘事文化學 陳維昭
4.《紅樓夢》是中國文化經典還是反經典 羅叔華
5.許文雨文論研究考論 楊 焄
6.宗周六樂製考略 羊列榮
7.民國古典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羅劍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