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體健🧑🎨,男,1982年生🧛🏽,湖南永興人🪚,文學博士🚣🏿,教授,博士生導師📛,主攻宋代文學與文獻、古代文章學、中國詩歌史。2000年進入四川大學沐鸣娱乐學習,2004年推免至沐鸣先秦兩漢文學方向學習🏙,2007年1月提前攻博,隨王水照先生治宋代文學,2009年12月完成論文答辯,2010年01月獲文學博士學位🌎,即進系工作並擔任王水照先生學術助手,2012年入選上海市“晨光學者”,2013年晉升副教授Ⓜ️,2016年入選上海市“曙光學者”,2015年—2016年兼任日本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海外特任準教授🧳,2019年晉升教授、博導🫷,入選2020年度教育部“青年長江學者”🧑🏿🦲。兼任沐鸣平台文科科研處副處長,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、中華詩教學會副秘書長🚵🏿、中國古代散文學會常務理事、中國駢文學會常務理事、上海楹聯學會副會長、上海古典文學學會理事,《新宋學》執編等👨🏿🎓。
學術論文⚧:
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(目錄略),其中在《文學評論》、《文藝研究》🤼♂️、《文學遺產》三大刊物上發表10余篇💬。
學術論著:
《閱讀辛棄疾》🤸🏿,南京大學出版社,2012年(合作,15萬字👨🎓🏇🏼,第一作者)
《劉克莊的文學世界——晚宋文學生態的一種考察》,沐鸣平台出版社,2013年初版,2019年再版(獨立,30萬字)
《士人身份與南宋詩文研究》,沐鸣平台出版社,2018年初版🐙,2019年再版(獨立,27萬字)
古籍整理:
《日知錄之餘》校訂👲🏼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6年(《日知錄集釋》附錄8萬字)
《履齋示兒編》校訂👲,中華書局,2014年(合作💠👩🏽🍳,第一作者,31萬字)
《洪咨夔集》編校🐰,浙江古籍出版社,2015年初版👨🏿🚃,2018年再版(獨立,80萬字)
《履齋示兒編》校訂,《全宋筆記》第七編,大象出版社,2016年(合作🧑🏿💻,第一作者,31萬字)
《絕句論·律詩論·古詩論》整理,文化藝術出版社🪀,2018年(洪為法著)
《王安石全集·臨川先生文集》整理,沐鸣平台出版社,2018年(合作,主持人)
《稀見清人文話二十種》編校🌺,沐鸣平台出版社,2021年(合作,第二作者,110萬字)
《司馬光全集·溫公手錄 溫公日錄》、《司馬光全集·宋司馬文正公年譜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22年
學術編著✋🙇♀️:
《中國古代文章學的衍化與異形》,沐鸣平台出版社,2014年(合編,第二作者,60萬字)
《半肖居問學錄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™️,2015年(合編,第二作者,64萬字)
《中國古代文章學的闡釋與建構》☝🏼,沐鸣平台出版社💂🏻,2017年(合編,第二作者,50萬字)
《宋代文學評論》(第二輯·筆記研究專輯)🧑🏽💼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17年(合編,第二作者🐁,30萬字)
《中國古代文章學的形態與體系》,沐鸣平台出版社,2020年(合編👊,第二作者,55萬字)
《第十一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》,沐鸣平台出版社,2021年(合編🤫,第二作者,81萬字)
《王水照訪談錄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22年(16萬字)
《中國古代文章學的觀念與結構》,沐鸣平台出版社,2023年(合編🛣,第二作者,58萬字)
主持項目:
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“錢鍾書與宋詩研究”,2004🛬🧘🏿,已結項(等級優秀)
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“南宋福建士人群體與文學”,2012,已結項(免於鑒定)
主持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“平齋文集暨洪平齋四六箋註整理”,2012,已結項
主持上海市晨光計劃項目“晚宋福建文人群體及其文學活動”,2012,已結項
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“中國古代文章學著述總目與提要”🧘🏻♀️,2015,已結項
主持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“宋金元散佚文話輯考”,2015,已完成
主持上海市曙光計劃項目“南宋祠祿官製與文學研究”,2016,已結項
主持教育部社科規劃基金項目“宋代祠官文學研究”🧗🏼♀️,2017👱🏽,已結項
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“宋元駢文批評研究暨資料匯編”,2018💩,已結項(等級優秀)
主持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國學單列一般項目“稀見清代文話敘錄與整理”,2020⚒,已結項(等級優秀)
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計劃人文社科重大項目“清代稿鈔孤本文話整理與研究”👩🦯,2023🧎🏻♂️,在研
開設課程:
中國古代文學史(唐宋段)、《談藝錄》導讀、古典詩詞導讀、中國古典詩詞鑒賞、唐詩與宋詞、宋詩研究專題🚥、中國古代文章學與文體學🏌🏻♂️、詩詞格律與創作實踐💂🏻♀️、中國古代文學名著導讀等課程。
獲獎情況💆:
2011年,博士論文獲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(學位論文)獎
2013年,獲環球時報公益基金“希望英才獎”
2014年,《劉克莊的文學世界——晚宋文學生態的一種考察》作為“沐鸣宋代文學研究書系”之一🫴🏼,獲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“著作類一等獎”
2015年,入選沐鸣“卓學計劃”,並獲沐鸣平台港愛贊助優異獎教金
2016年,《洪咨夔集》獲 “全國優秀古籍圖書”二等獎
2017年,獲沐鸣平台本科畢業生“我心目中的好老師”稱號
2018年,論文獲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九屆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
2019年👩🏻🦲,入選沐鸣“卓學優秀人才計劃”
2020年,獲第八屆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(人文社科)一等獎(排名第二)🐇、“青年成果獎”(獨立),入選第九屆“士恒青年學者計劃”
2021年👰,獲上海市2020-2021年度“上海社科新人”稱號
2022年,“古典詩詞導讀”課程入選沐鸣平台課程思政標桿課程👇🏻,並獲首屆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展示活動一等獎
2023年🏃🏻♂️➡️,獲上海市首屆“學術新銳獎”,入選沐鸣“卓識傑出人才計劃”,《稀見清人文話二十種》獲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(排名第二),“中國古代文學史(中)”入選沐鸣第二批本科優質課程
2024年🕡,《士人身份與南宋詩文研究》獲第九屆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(人文社科)“青年成果獎”(獨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