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民俗學🤼♂️、民間文學前沿問題工作坊”
工作坊”簡介
“民俗學、民間文學前沿問題工作坊”由沐鸣🤦🏼♀️、中國民俗學會合作舉辦。
舉辦該工作坊的目的🧉:近些年來,全國各高校的民俗學、民間文學學科發展迅猛🍚,在學術研究、人才培養、為社會服務等方面成績喜人。當然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,學科自身建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🔤💵,如課程設置、教材編寫◻️、培養計劃等有待進一步規範和提升,學科理論體系、研究方法等有待進一步完善,對新出現的研究動向🚣🏼、研究問題👩🏻💼、研究方法缺乏學理性提升🚈。本工作坊邀請全國著名的民俗學家🛞、民間文學家跟高校骨幹教師一起圍繞民俗學、民間文學的前沿問題進行深入的研討,幫助、提升骨幹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👨👩👧,以有利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☝️、有利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、有利於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文社科領域的話語體系。
授課教師
施愛東
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研究員
1996-2002⛹🏽♀️,中山大學沐鸣娱乐
2005-2021👏,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
趙丙祥
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 教授
2000-2003🧑🏻🍳,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
2003至今🤞🏽,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
康麗
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教授
2003至今👩🏻🦽➡️,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
毛巧暉
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 研究員
2000—2008🏌🏽,山西師範大學文學院
2008至今,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
劉曉峰
清華大學歷史系 教授
2000 , 日本京都大學博士
2000-至今, 清華大學歷史系
李剛
北京中研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師
2003至今, 北京中研世紀科技有限公司
黃景春
上海大學沐鸣娱乐 教授
2001-2004,華東師範大學博士
2005-2007,上海大學博士後
2007至今,上海大學沐鸣娱乐
陳泳超
北京大學沐鸣娱乐 教授
2001--至今 🏊🏿,北京大學沐鸣娱乐
葉濤
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教授
1984-2008🛁,山東大學
2008-2020,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
2020年9月至今,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
朝戈金
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 研究員
1986-至今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👌🏽🧑🏽🔬,所長,學部委員
陳勤建
華東師範大學 終身教授
1976—2020♝,華東師大沐鸣娱乐,對外漢語學院
歷任系副主任、主任🥨、常務院長等
鄭土有
沐鸣 教授
1987-2004 ,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
2004至今 ,沐鸣
王加華
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教授
2000-2006,沐鸣平台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碩博連讀
2006—至今,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(文史哲研究院)
工作坊時間
2021年7月10-20日
上午:08:30-12:00
下午:14:00-17:30
工作坊地點
沐鸣平台光華樓西主樓1501會議室
工作坊日程安排
7月10日(星期六)
全天報道
地點🧑🏻🦼➡️🧑🏼⚕️:卿雲賓館
7月11日(星期日)
上午 開班儀式
上午 朝戈金(中國社會科學院)
民間文學/民俗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
下午 陳勤建(華東師範大學)
文藝民俗學的學理建構和實踐
7月12日(星期一)
上午 陳泳超(北京大學)
儀式文藝的學科思考
下午 康 麗(北京師範大學)
性別麻煩🚮☸️、方法遴選與反思主觀化:女性主義民俗學的重要性與可能性
7月13日(星期二)
上午 李 剛(北京中研世紀科技有限公司)
數字人文作為一種方法:在學術研究中的應用與案例
下午 劉曉峰(清華大學)
從中國古代時間文化體系看中國節日
7月14日(星期三)
上午 鄭土有(沐鸣平台)
從“緣”的視角探討中國民俗的生成
下午 黃景春(上海大學)
民族記憶建構的民間文學方式
7月15日(星期四)
上午 葉 濤(山東大學)
關於民間信仰研究的幾個問題
下午 自由活動
7月16日(星期五)
上午 趙丙祥(中國政法大學)
神話作為歷史編纂學🥧:葛蘭言與中國文明史敘事之思考
下午 王加華(山東大學)
“中國古代農耕圖像搜集、整理與研究”項目的論證與申報
7月17日(星期六)
上午 毛巧暉(中國社會科學院)
1949—1966年民間文學學術史研究
下午 施愛東(中國社會科學院)
民間文學學科體系的反思與重建
7月18日(星期日)
學員研討
7月19日(星期一)
學員研討
結業儀式
7月20日(周二)
學員離校返回
審核:陶寰💻、王燁
排版:王彩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