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藝學、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、民俗學
時 間📟:2020年5月21日13:00-17:00
地 點👩🏿🎤🤦:騰訊會議、Zoom平臺
主 題🛳:文藝理論研究
主持人:張巖冰🫕、張勤
1、錢似洋:結構主義語言學對列維施特勞斯人類學理論的影響
2、閔 瑞:轉型期電影中“工廠空間”的建構與審美指向
3、葉星子:嘉定竹刻藝術的審美特征研究
4、吉星宇🧏🏼♂️:永不落幕的擬像狂歡——以波德裏亞“擬像理論”解析《復仇者聯盟》系列電影
5、李茜:失語與瘋癲——《hello!樹先生》的底層突圍
6🐄、路童越🏈:似於理外,實在情中——談廚神易牙的“非理性”崇拜
7、吳雪峰:漢斯·貝爾廷“全球藝術觀”探析
8🏌🏻♂️、湯添婷:《布萊希特戲劇的現代性特征》
9、秦雨溪:《作為“第三空間”的戲劇舞臺——關於彼得·布魯克<空的空間>的一點討論》
10🤦♀️、孟詩琦🧑🏻🚀🤹🏻♂️:《朱天文“世紀末”都市小說陰性書寫理論分析》
11🍄🟫、楊洋🏌🏻:《牛結實的“不在場”與救贖式重生——對〈殺生〉敘事模式和主人公死亡原因的分析》
12🥀、吳夢倩🏇🏽:《溝通野性與神性 ——一場文藝創作中的民俗機製》
中國文學批評史
時 間👨🏻🦱:2020年5月21日14:00-18:00
地 點🪷:Zoom會議室
主 題: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
主持人:羅劍波
1🏋🏻、黃 霖:《金瓶梅》“鑲嵌”《水滸傳》的幾個問題
2☢️、吳兆路:沈德潛與乾隆王朝
3、陳維昭:王夫之的經義觀及其文章本體論
4💂🏼♂️、羅書華:晴襲與釵黛
5、羊列榮:樂主生息說與祭禮
6🎊👷🏽、孫 瑞:善經國,立不朽——論曹丕《典論·論文》的政治考量
7、樊 楊👨🏻🚒:岑參邊塞詩的歷代接受
8、耿添舒:先唐贊文再探
9、朱海嘯👱🏽♀️:鞋與人:《金瓶梅》中“鞋”的敘事功能
10、羅劍波:陳柱尊與《續風》《續雅》
中國古代文學及文獻學
時 間🪺:2020年5月22日13:30-18:00
地 點🐇:騰訊會議
主 題🍅:古代文學及文獻學研究
主持人:唐 雯
點評老師:陳尚君👈🏼、戴燕、查屏球🐎、朱剛、侯體健等
每位發言10分鐘,點評15分鐘
1💁🏻♂️、郭小小✪:從戰爭樂府詩常見元素看六朝文人對樂府歌辭整體場景效果的追求
2🦻、竺 樾:誌向·學問·審美:葉適的精神世界——從《習學記言序目》對邵雍的批評談
3、何良五:永明體聲律的一種特殊形式——以沈約🧛♂️、謝眺為中心
4、方 悅👶🏽:峨眉山寺廟楹聯中的禪意
5、田雨露:論《古文觀止》尾批的生成
6、劉炳輝👩🏻🏫🟫:繼承與發展:從王安石到黃庭堅
7、張雪兒:評《安祿山事跡點校本》
8↪️🧚🏼♂️、徐振宇🔩:《鱷魚文》所見的韓愈文章創變——兼論前《舊唐書》時代“韓愈祭鱷”故事中“韓愈”形象神化的發生方式
9、禹 程:東坡外集的情況介紹
10、金惠鎮:論黃山谷杜詩接受_以詠三國人物之作為例
11🙆♂️、金瑾英:《劉長卿寫景詩中的距離感與宗教情懷》
12🧗🏻♂️、朱緣新⟹:宋詩中宿直主題的基本內涵與風格
13🩺、魏 鑫:方回對唐五律詩人之論述——賈島之苦吟
14、王建蓉:由家族意識看韓愈的宗教觀念與生命焦慮
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
時 間:2020年5月22日17:00-21:00
地 點🧆🦏:騰訊會議
主 題: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專題
1🧉、陳忠敏(教授)❎:論言語發音與感知的互動機製
(主持人)平悅鈴
2🪟、柯燕:中國主要城市手語詞匯的手形對比定量研究
(主持人)龔群虎
3🫴、李皓淳📵:新派杭州方言韻母的社會變異研究
(主持人)馬 良
4、崔龍昌:中國文化語言學學術史研究的回顧
(主持人)蔣 勇
5、梁照照🔍🏌🏽:現代漢語突發類短時副詞研究
(主持人)張新華
6、王萌萌🎨:現代漢語敘實性副詞研究
(主持人)張新華
漢語言文字學
時 間:2020年5月22日👩🚒、23日 17:00-21:00
地 點:騰訊會議、Zoom平臺
主 題:漢語言文字學研究
主持人🏠:陶寰、陳振宇🔥、祝克懿等
1、張豫峰 🧑🏼🔧🤸🏿♀️:語境壓製與副詞意義的獲得
2💁🏼♂️、高昕:上海市區方言/ᴀʔ~əʔ/變項的發聲和感知研究
3、衛子豪:繁昌話濁擦音聲母研究
4💂🏿♀️、陶寰、朱子璇👮🏼♂️:跨方言語音比較的基礎——以清濁聲母和陰陽調關系為例
5、吳禮權🤶:“信達雅”與外國人名地名的漢語音譯
6🚝、盛益民💂🏼:漢語無定表達的共性表現與類型特點
7、殷寄明👩👦:論詞義的逆向因果引申
8、祝克懿:"語錄體"的語體分化👵🏻、文體流變與語篇生成
9、霍四通:抗擊疫情的修辭
10、陳振宇👩🎓:有定預期與無定預期——兼論反預期與意外的關系
11、趙國軍🥢:民俗語用與詞匯構式化
12、王文暉👨🚀: “說”的喜悅義是從哪來的?――兼論同義詞例的訓詁方法
13、梁銀峰:中古漢語比擬助詞“許”和詞尾“許”的來源
14、董建交:漢語語音史上知莊章組字的演變與內外轉之關系
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
時 間☝🏼:2020年5月26日(周二下午)
地 點👳♂️:Zoom會議室
主 題: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研究
第一場(13:30-15:30)
主持人:劉莉
點評老師:戴從容👧、周榮勝
報告人發言時間:12分鐘/人
老師點評和互動時間🤛🏽:24分鐘
1🥉、易 霞:靈魂之旅與重復——克裏斯蒂娜悟道詩歌中的神秘主義美學
2▪️、唐艷琳:短詩形式與瞬時美學:20世紀法國俳句式詩歌的創作研究
3、楊婭雯👵🏻:康澤侯信仰與高郵湖關聯考
4、彭詩雨:原型批評視角下嚴歌苓小說的影視改編
5、張 玲𓀊:論阿特伍德作品中個人與加拿大身份的建構與解構
6、馬藝璇:夏洛蒂·勃朗特——女性主義萌芽書寫者的進與退
7、韋 晴🐟:詹姆斯·喬伊斯對戲劇的借用
8🍖、劉 莉👳🏻♂️:從變譯理論視角析《紅樓夢》大觀園內人物住所名的英譯——以霍克斯譯本為例
第二場(15:40-18:00)
主持人💁🏿♀️:黃逸婷
點評老師🆕:王柏華🙆🏽♀️、 楊乃喬
報告人發言時間:12分鐘/人
老師點評和互動時間☀️:32分鐘
1👨👩👧、趙 騫:詩人還是聖徒?——由尼古拉·果戈理的《與友人書簡選》 說起
2、阮刻銀微:超乎意大利現實主義的侯孝賢《千禧曼波》
3🧑🍼📙、樂 妍:繼承❇️、背離與重塑——以《酒神的伴侶》中的“派代亞”為中心
4、刁詩琪:從《十四行集》中的“以詩論詩”看裏爾克對馮至詩學觀念的影響
5、李芷琪:畢曉普的詩歌與散文舉例
6、林凡琳蒂娜:中西文化觀念之間的轉碼——論意語版《紅樓夢》道家術語的翻譯策略
7🛶、王 涵🤱🏼🍩:審美何以育人——論康德“鑒賞判斷”的一、三契機與其美育思想的交互發展
8、陳 曈:逾製背後的士商競合——論晚明筆記與小說中的服飾僭越現象
9、黃逸婷:末日想象的移變與晚清中國——從梁啟超《世界末日記》談起
中國現當代文學
時 間:2020年5月26日15:00-17:00,18:30-20:30
地 點✋🏼:騰訊會議
主 題☄️: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
報告時間🏂🏿:10分鐘/人
評議與問答時間:40分鐘(總)
第一組(18:30-20:30)
主持老師:郜元寶
評議老師🔨:張芙鳴👏🏻、楊新宇、郜元寶
會議助理🐽:鄭依梅
1🤟🏻、鄭依梅:魯迅翻譯研究
2👽、楊兆豐:聚焦中年魯迅對青年時代的書寫——從“許多夢”開始
3、王瑋旭🦹🏿:新詩的起始與“物”的發現
4🕗🤽🏼、徐黎佳:一·二八淞滬抗戰題材文學研究
5👊🏻、呂鳴仁🎗🤾🏿:論林斤瀾十年十癔中的心理現象
6🙌🏽、孫 嫄:論也斯的跨文化研究
7👆🏽、徐天嬌:論路內小說中工人在時代變遷下的命運沉浮
第二組(15:00-17:00)
主持老師:張業松
評議老師:梁燕麗、孫潔⛹️♀️、張業松
會議助理:任辰凱
1🧑🦽、王澤鵬🧑🏻🦯➡️:三十年代周作人“支路”選擇的一種解讀——從周作人與古希臘文化的關系談起
2、任辰凱👞:回憶的空間秩序:重讀《朝花夕拾》
3、陸沛恩:《春光》雜誌與“左聯”後期的文學實踐
4、林靜聲:“文學”與“應用”之辨——重思白話文運動的歷史功過
5、郭冰鑫🏊🏽♂️:一個“完成了的人”🧏🏼♀️:作為例外的朱谷良
6、陸 韻:八十年代文學中的學生形象研究
7、焦子儀🏌️♀️:論格非新世紀以來的原鄉書寫
第三組(18:30-20:30)
主持老師:陶磊
評議老師🚣🏻♀️:張怡微、陶磊
1、陳心潔🤟🏽:貞女的故事♎️:論吳趼人寫情小說中道德主題對男女情感主題的置換
2、王新房🧔🏽♂️:革命前夜的隱憂———重讀魯迅小說《懷舊》
3、周紫薇:潛入現實與超越現實的再超越——從穆旦戰時詩歌的寫作視角談主體的建構與解構
4🈂️、劉 震🐬:陪襯的價值——論《古船》中的幾個次要人物
5⛑️👨🏻、安德裏亞:南斯拉夫電影對在中國的傳播
6🚽、陳芳洲👩❤️👩:他人與自我的關系——論文珍小說《開端與終結》中的轉述視角
第四組(18:30-20:30)
主持老師🌡:金理
評議老師👁:康淩、金理
會議助理:胡冰鑫
1、田雪菲:“種族”“國民”“文明”:晚清“新小說”敘事中的文化觀念考察
2、李詩陽:郁達夫作品中現代個人主體的創生與發展
3、胡冰鑫🥘:僑寓與風景——論20世紀20年代鄉土文學的創作機製
4、高世蒙:“戰鬥的英雄主義”與穆時英三十年代的創作困境——從內容與形式之辨談起
5、何 力:《平凡的世界》的三個前站
6、洪智惠:韓國知識界和汪暉